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及省市驻静有关单位:
《静宁县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努力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静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4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静宁县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努力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快推进“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水平,促进食品工业转型升级和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全县预制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凉市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努力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平政办发〔2023〕87号)精神,结合全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机遇,以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精品培育示范区和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为牵引,以需求牵引、创新驱动、品牌培育、标准创设为重点,围绕牛果菜薯等“土特产”,加快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培育工厂化、标准化加工企业,打造集群化、特色化加工园区,传承弘扬静宁美食传统文化,推动预制菜产业延伸链条、攻关工艺、培育品牌、开拓市场成为提升农产品价值、推动创业就业、消费升级和乡村产业振兴的增长点。
(二)坚持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通过规划布局、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强化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和各类经营主体积极投资预制菜产业,鼓励企业因地制宜开展产品创新研发和技术改造升级,提升预制菜产业带动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坚持品牌引领、安全发展。强化“平凉红牛”“静宁苹果”等品牌效应,支持“老字号”餐饮品牌、食品加工企业传承创新,培育壮大单品,发展系列特色预制菜。严格执行食品安全、质量追溯及行业监管规定,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3.坚持突出特色、协同发展。发挥区域优势,围绕牛果菜薯等特色产业,结合县域农业、餐饮历史文化,开发经典菜肴产品,发展系列化、单品化、规模化预制菜,实现原料供应、加工转化、现代物流、市场营销融合发展。
二、发展目标
以“做大做强做优绿色食品主导产业”为主线,精心组织、提前谋划、快速推进,全力打造“平凉红牛”“静宁苹果”、马铃薯、高原夏菜和区域特色农产品预制菜生产加工基地,力争在预制菜领域实现静宁县独有的特色和定位。到2025年,全县预制菜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0.7亿元,新建预制菜原料种养供应基地4个,新培育预制菜研发生产加工企业4个。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预制菜加工园区1个、优质预制菜产品和品牌各2个,推动形成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打造、企业协同创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三、区域布局
(一)“平凉红牛”制品加工。坚持“优质牛·高端肉”品牌定位,以原安镇、灵芝乡、甘沟镇、界石铺镇、古城镇5个万头养牛强镇为重点,辐射带动西北部其他乡镇,努力建成全国优质肉牛生产繁育基地、平凉红牛国家级转型外贸升级基地,培育20亿级产业集群,开展“平凉红牛”精细分割,引导企业开展高档冷鲜牛肉刺身、原切牛排、中餐牛肉、烧烤牛肉串、火锅牛肉卷等预包装制品研发生产。瞄准一线、新一线及省会城市高档消费群体,推行高端定制,开发凉拌牛肉、牛肉休闲食品、牛骨髓油茶等熟食系列预包装牛肉制品。
(二)“静宁苹果”食(饮)品加工。围绕建设世界一流苹果生产基地,充分发挥地处黄土高原优质苹果生产核心区的优势,以城川镇、威戎镇、仁大镇、李店镇等中南部12乡镇为重点,辐射带动其他乡镇,加快建设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打造集冷冻、加工、交易、冷链物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冷链物流集聚区。扶持链上加工企业引进果品烘干、粉碎、萃取、提纯、酿造等精深加工设施设备,主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果蔬饮料企业的洽谈对接,积极引进汇源果汁、农夫果园等大企业、大集团落户静宁投资建厂,提升果汁、果脯、罐头、果干等产品加工能力,加大美容、医疗、保健、生化制品和果胶、果粉、果萃、精华液等精深产品开发,进一步增强苹果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高原夏菜预制品加工。以城川镇、界石铺镇、司桥乡、原安镇、灵芝乡等乡镇为重点,辐射带动其他乡镇,建设集中连片高原夏菜生产示范基地,扶持引进分拣、清洗、包装、预冷等初加工生产线,推进蔬菜除杂、贴标、精装等商品化处理,提升产品档次。支持餐饮企业开发即热即烹型经典菜肴成品或半成品,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开发速冻、脱水、干粉、腌制、酱制等蔬菜产品,增加附加值。研发功能营养粉、菜汁饮料、蔬菜提取物等功能保健型产品,推动蔬菜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四)马铃薯预制品加工。坚持西北部以高淀粉加工型为主栽品种,中南部及川水区以早熟菜用型为主栽品种的种植格局,加快推进马铃薯食品、马铃薯淀粉、马铃薯全粉加工,延伸马铃薯产业链条。开发马铃薯泥、干制马铃薯、干制马铃薯半成品,马铃薯丸子、马铃薯饼等冷冻制品,马铃薯片、酥脆马铃薯等油炸制品。提升马铃薯淀粉以及粉条、粉丝、粉皮等马铃薯淀粉类菜品加工能力,开发流汁宽粉等马铃薯淀粉预制菜。开展马铃薯精深加工,采购先进淀粉食品加工设备,开发变性淀粉、精淀粉和全粉马铃薯产品。
(五)区域特色类农产品加工。支持餐饮企业依托现有品牌知名度,开发加工即热、即烹型预制食品。重点开发“静宁烧鸡”“静宁大饼”等预制品,同时研发玉米、荞麦面条和莜麦、燕麦等低脂、无糖的小杂粮饼干。
四、重点任务
(一)推进预制(品)菜原料基地建设。按照全县产业布局和两个“三品一标”要求,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生产标准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与预制菜(品)加工企业的合作,持续调结构、优布局,着力打造“平凉红牛”“静宁苹果”、马铃薯、高原夏菜等地方特色农产品预制菜(品)原料种养示范基地,2024年建成静宁县锡航农业万头肉牛养殖基地(二期),新建威戎嘉育牧业肉牛养殖基地,在八里小山、界石铺高堡建成特色蔬菜产业基地,推进农产品原料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全面加强蔬菜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质量监管,不断强化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评价及可追溯体系,推进原料绿色、安全生产。(农业农村局、林草局、市场监管局、乡村振兴局、供销社及各乡镇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
(二)引进培育壮大预制菜加工企业。依托牛、果、菜等重点产业链建设,谋划预制菜(食品)重点项目,实施精准招商行动,结合“归雁工程”、人才引进等,引大引强引头部,引进预制菜加工企业,鼓励企业以优势农产品和地方特色产品为主要原料,工业化、标准化加工各类预制食品。支持甘肃保口福食品有限公司冷链物流及中央厨房项目、静宁县春林餐饮有限公司中央厨房供应链项目、静宁县乡村振兴肉牛屠宰加工生产线项目建设,鼓励现有蔬菜、肉类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知名餐饮企业投资预制菜产业,建设预制菜产业基地(厂),建立完善智能化设计研发、生产加工、冷藏仓储、分拣配送体系。创新推广“生产基地+加工企业+电商销售”等模式,发展团餐、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信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林草局、供销社及各乡镇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
(三)加快推进预制菜(食品)加工园区建设。依托现有农产品(农副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园区,按照“智能制造园、农副产品加工园、商贸物流园”的“一区三园三辐射”(一区:静宁工业园区,三园:智能制造园、农副产品加工园、商贸物流园,三辐射:静宁工业园区辐射带动区(仁大、威戎、界石铺)发展格局,进一步强化静宁工业园区与威戎工业集中区、仁大商贸物流基地、界石铺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的互动与合作,打造园区发展共同体,通过“核心+辐射”发展模式,推动园区发展对于县域全域经济拉动、带动、驱动能力。分区域、分产业谋划建设一批基础功能完善、加工物流配套、协作分工优化、工艺标准先进、产品特色明
显、资源循环利用的预制菜(品)加工园区,鼓励加工企业研发预制菜生产加工、仓储冷链等装备,开发预制菜新厨具、新餐具、新包装。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和预制菜(食品)生产企业向园区集中,逐步构建“骨干企业拉动、关联企业跟进、上下游企业延伸”的发展格局,形成集聚效应,增强园区辐射带动能力。(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信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林草局、乡村振兴局及各乡镇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
(四)补齐完善加工冷链物流短板。强化产地仓储服务,在预制菜原料重点生产基地和加工园区建立产地冷链集配中心。进一步提升京东静宁数字化冷链物流园、威戎新区乡村振兴冷链物流园、仁大镇静宁苹果产地冷链物流园、乡村振兴牛肉冷链物流基地、静宁县德美冷链物流产业园、静宁县陇原红果品经销有限责任公司、静宁常津果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冷链物流园的仓储加工和冷链流通能力,支持预制菜企业利用现有冷链物流网络,鼓励邮政快递企业提供定制化冷链配送服务,拓展预制菜冷链物流服务渠道,补齐预制菜产品冷链流通“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设施短板。(发改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交运局、林草局、供销社、邮政公司及各乡镇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
(五)加快推进预制菜(品)品牌建设。围绕“果、牛、菜、薯”等特色产业,充分挖掘利用农耕文化和餐饮文化,打造一批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社会认可的预制菜特色品牌。支持甘肃保口福食品有限公司、静宁县春林餐饮有限公司、静宁县供销农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静宁县陇原红果品经销有限责任公司、甘肃西物优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肃古成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研制预制菜产品,注册“静富民”“甘小星”“甘果萃”等品牌。同时推动烧鸡、大饼、食醋、小杂粮等产业出城入园,着力打造“静宁烧鸡”特别是“静原鸡烧鸡”全省独一份特色产业,做优静宁烧鸡“中华老字号”品牌和甘肃省“地方名优小吃”称号,培育形成一批以“静宁苹果”“静宁烧鸡”等地理标志、集体品牌、企业名牌为载体,具有静宁特色、展示静宁形象的品牌商标,实现“静宁制造”向“静宁创造”转变、“静宁品牌”向“甘味特色”“中国品牌”升级,全面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引导预制菜产品进社区、进工厂、进学校,鼓励企业在大型商超设置预制菜专柜,在电商平台开设预制菜名品专区。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加强与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合作,利用网络直播等方式开展预制菜宣传营销、展览展示和供需对接等活动,打造一批“网红”预制菜品。(工信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旅局、市场监管局、林草局、供销社及各乡镇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
(六)加快构建预制菜标准体系。根据国家对预制菜的商品名、产品宣传、食品安全卫生、行业标准及监管规定,围绕预制菜产品类别、原料生产、加工流通、营养功能、绿色安全等,构建预制菜全产业链和绿色安全(质量追溯)标准体系,组织技术专家、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研究制定预制菜生产、加工、流通标准,推动研制预制菜术语、产品分类等质量标准,加强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衔接。鼓励依法制定包括产品质量、检验方法与规程等内容的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推动“明厨亮灶”向预制菜生产车间、中央厨房等加工环节延伸。开展企业诚信体系评价,加大对违法失信生产经营企业的约束惩戒,夯实预制菜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保障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市场监管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林草局、卫健局、教育局、工信局、供销社及各乡镇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
(七)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门《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国市监食生发〔2024〕27号)要求,在统筹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的同时,督促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按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要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管控,严把原料质量关,依法查验食用农产品原料的承诺达标合格证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切实保障预制菜产品食品安全。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食品原料、工艺等因素对预制菜实施分类许可,严格许可审查和现场核查,严把预制菜生产许可关口。重点检查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贮藏运输等环节质量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责令整改到位,形成监管闭环。要组织开展预制菜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林草局、卫健局、教育局、工信局、供销社及各乡镇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将预制菜产业发展作为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和附加值的重要抓手,按照工作职责,细化预制菜产业扶持措施,建立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工作专班,及时研究解决困难问题,推动相关重点工作落实。
(二)强化政策扶持。落实农产品加工、冷链储运、物流配送、销售等税费优惠政策和企业奖补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在政策允许、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开发特色鲜明、支持精准、服务快捷的信贷产品,提升预制菜行业企业融资水平。引导和鼓励保险机构与预制菜企业对接,推出一批专属保险产品。
(三)注重科技创新。鼓励支持科研院所联合预制菜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建设预制菜联合研发平台,开展预制菜共性基础研究,建立预制菜原料和菜谱数据库,研发预制菜原料半成品加工与贮存技术,提供全链条科技服务。
(四)加大人才培养。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建立预制菜人才实训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培育一批预制菜电商、营销、品牌等专业人才,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大力培育陇菜名厨等预制菜领军团队,做好预制菜产业典型人物选树,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文件解读地址:关于《静宁县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努力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实施方案》的文件解读
文件解读地址:关于印发静宁县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努力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