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强信心 看发展 】静宁县三合乡:集水润旱塬 万亩示范带生长“致富粮”

发布日期:2025-08-13 16:07 来源:静宁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眼下,走进静宁县三合乡中岔流域万亩旱作农业暨集雨滴灌粮食安全示范带,沉甸甸的谷穗压弯枝头,饱满的玉米棒缀满秸秆,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扑面而来。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三合乡始终将产业发展作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持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中岔流域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带,重点推广谷子、玉米等特色作物种植。通过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村民开辟了坚实的增收渠道。

在产业发展中,三合乡大力推行社会化服务,有组织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积极推广 “公司 + 新农人 + 农户” 的经营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有效带动农产品提质增效,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收入稳步增长,还助力合作公司打响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形成了多方共赢的良好格局。

今年,三合乡按照“科学规划、全域推进、示范引领”的产业布局,全力打造中岔流域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带。其中,光华、北集、段渠3村建成 7000 亩谷子示范点;前咀、王湾2村打造2000亩膜侧小麦示范点3个。“以此为带动,全乡种植粮饲兼用玉米2万亩、全膜洋芋1万亩、小杂粮1.2万亩、冬小麦1万亩,为粮食安全筑牢了防线。” 三合乡乡村振兴工作站副站长马永康介绍道。

针对当地干旱少雨的自然条件,三合乡在段渠、王湾2村建成660亩集水滴灌示范点,修建集水池4座,总容量达1600立方米,铺设输水管道16公里。通过这一设施,有效收集引洮工程净化产生的尾水进行还田,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保障,破解了干旱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

三合乡在旱作农业发展及粮食安全保障上取得的成效,正是静宁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静宁县始终坚守保障粮食安全底线,锚定促进农民增收目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经营模式,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这些举措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正绘就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