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113960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0410万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150456万元,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513094万元,增长3.8%。
一、苹果产量再创新高,畜牧产业较快发展
全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454988万元,比上年增长 6.9%
全年全县粮食总产量27.55万吨,比上年增加0.31万吨,增长1.1%。其中,夏粮产量4.69万吨,增长4.8%;秋粮产量22.87万吨,增长0.4%。
全年全县蔬菜产量14.48万吨,比上年增长13.2%;园林水果产量103.42万吨,增长9.1%,其中,苹果产量101.34万吨,增长7.9%;中药材产量0.03万吨,下降17.0%。
全年全县猪牛羊禽肉产量1.87万吨,比上年增长6.5%。猪存栏8.64万头,增长1.6%,出栏12.79万头,增长0.5%;牛存栏11万头,下降2.8%,出栏6.89万头,增长11.7%;羊存栏2.18万只,增长0.2%,出栏1.49万只,增长11.9%;家禽存栏61.02万只,下降0.03%,出栏57.02万只,增长8.7%。
二、工业生产增势放缓,规上重点行业增速持续走低
全年全县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2.7%,制造业增长8.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8%。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4.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50.0%,制造业下降8.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8%。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全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82.5%,下降8.5%,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15.8个百分点。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2548万元,同比下降6.0%。
三、服务业稳定增长,增速较前三季度有所提升
全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8%,较前三季度提升1.3个百分点。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9%、13.4%、7.8%、7.7%、7.5%、5.3%和5.2%。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9%。
四、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第一产业投资较快增长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29.8%。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13.5%,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2.8%,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6.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3.9%。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36.2%。
五、市场销售保持增长,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1亿元,比上年增长7.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99亿元,增长7.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2亿元,增长5.9%。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34.17亿元,增长6.9%;餐饮收入3.94亿元,增长14.4%。基本生活类商品保持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商品类、饮料类、日用品类、烟酒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1.1%、33.9%、22.2%、26.7%。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汽车类零售额、限额以上单位书报杂志类同比分别增长80.1%、55.8%、42.2%。
六、财政收支增速回落,金融存贷稳定增长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658万元,同比下降12.4%。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03154万元,下降3.6%。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95.6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1%;各项贷款余额159.30亿元,增长10.8%。
七、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
全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98元,比上年增长6.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69元,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22元,增长7.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91,比上年缩小0.06。
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69元,比上年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22元,增长7.4%。
附注:
(1)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静宁县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1083712万元。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