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金融支持“强县域”行动实施方案

索引号
所属主题
发布机构
县委办
发布日期
2023-08-02
文号
废止日期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及省市驻静有关单位:

《静宁县金融支持“强县域”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做好贯彻落实。

 

中共静宁县委办公室   

静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55

 

静宁县金融支持“强县域”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充分发挥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促进金融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全县“4556”发展思路和“农业优先型+工业主导型”发展定位,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重点,大力实施金融“四大工程”,用足金融政策,创新产品服务,扩大信贷供给,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金融监管,严防金融风险,对标对表,加压奋进,全力为建设现代化幸福美好新静宁贡献金融力量、展现金融担当。

二、重点任务

(一)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1.加强金融政策引导。充分发挥银行机构信贷供给主渠道作用,引导银行机构用足用活普惠小微贷款、支农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普惠金融、乡村振兴、助企纾困等领域金融产品服务,扩大有效信贷资金投放,着力提高信用贷款、首贷户比重和机构存贷比,确保全年存贷款余额增速分别达到10%、12%以上,余额存贷比达到75%以上,其中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实现信贷增速与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速基本匹配。

牵头单位:金融办人行静宁支行

责任单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2.挖掘银行信贷潜力。鼓励支持银行机构积极争取上级行信贷政策和资金倾斜,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全力扩大县域内信贷资金投放规模。加快构建不同类型银行机构差异化竞争格局,引导大型商业银行发挥技术人才、信息系统等优势,创新产品服务,推广“一次授信、随用随贷、循环使用”模式。地方法人银行发挥管理半径短、经营机制活的优势,加大对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的信贷支持力度。政策性银行发挥资金利率低、期限长的优势,在用足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持续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探索开展小微企业转贷、直贷业务,全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牵头单位:金融办人行静宁支行

责任单位:县直有关单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强化重点领域保障

3.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引导银行机构进一步明确信贷主攻方向和资金支持重点,紧紧围绕道路交通、农田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等重点领域及省、市、县列重大项目和民生实事,主动对接成纪兴业、阿阳产投等国有平台公司和项目建设单位,加强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和地方法人银行之间的合作,积极争取中长期和流动性信贷资金支持,加快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进度,促进县域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提速进位。

牵头单位:发改局

责任单位:县直相关单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4.支持重点产业链加快发展。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重点任务,支持引导银行机构调整优化信贷政策和资金结构,为“六大重点产业链”发展提供特色化、专业化、差异化融资支持。探索推行“产业链主办行”制度,引导银行机构建立重点产业链核心企业库、重点项目库和融资需求库,综合运用特色产业贷款、普惠金融贷款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手段,加大对核心企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形成金融服务协同效应,助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聚焦“南果北牛”和特色蔬菜产业,充分发挥地方法人银行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牛产业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创新信贷产品服务,持续强化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农产品购销加工、冷链仓储物流等现代农业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突出工业主导型发展定位,鼓励引导各类银行机构建立联合授信机制,优化信贷资金配置,支持工业园区完善基础设施,支持纸箱包装、建筑建材、化工医药等行业领域企业更新技术产品,发展壮大静宁烧鸡、果汁果醋等农畜产品加工业,壮大地方工业产业集群。

牵头单位:重点产业链链长办、金融办

责任单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5.扎实开展金融助企纾困行动。认真落实金融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深入实施中小企业专项贷款工程,扎实推进首贷培植、信用贷款、银税互动、应收账款融资、产业链供应链金融等专项行动,加强银行机构与发改、工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和信息共享,支持银行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加大工作力度,提供灵活多样有针对性、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多元化融资需求,确保中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类贷款平均增速、贷款余额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强化货币信贷政策传导,加强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运用,落实好无还本续贷、延期还本付息和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规范发展金融新业态,支持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在风险可控、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开展金融服务,进一步补齐金融市场短板,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健康发展。

牵头单位:工信局、金融办、人行静宁支行

责任单位:财政局、税务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6.提高薄弱环节金融服务质效。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完善考核评价、尽职免责和不良贷款容忍度等制度,加快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服务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和保障民生重点领域的能力水平。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突出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和消费升级,加大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富农贷”、创业担保贷款等投放投入,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信贷需求,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紧盯县域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和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加大对餐饮住宿、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住房消费等领域和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新市民等群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帮助其恢复生产、加快发展。

牵头单位:金融办人行静宁支行

责任单位:县直相关单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三)优化融资增信服务

7.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奖补资金支持,持续壮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和风险补偿金规模,进一步提高融资担保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发展贷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牛产业担保贷款、“富民贷”等风险补偿金作用,撬动更多信贷资金支持“六大重点产业链”和小微企业发展。推动静宁利企担保公司加强与银行机构的衔接沟通,深化交流合作,优化风险分担比例,开展担保贷款业务。

牵头单位:财政局、金融办、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县直相关单位,相关金融机构

8.争取担保增信支持。抢抓国家和省、市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机构进行“总对总”批量业务合作,开展“见贷即担”“见担即贷”业务的政策机遇,鼓励县域内银行机构加强与甘肃农担、金控担保公司等的衔接沟通,签订合作协议,加强业务合作,争取更多的担保机构、担保基金为我县市场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坚持政府风险补偿增信、政银担企共管增效,大力推广“政银担企+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融资模式,引导县域内中小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积极争取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支持,放大融资担保增信效应,解决企业发展融资难题。

牵头单位:金融办

责任单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四)拓宽多元融资渠道

9.优化融资对接服务。全面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部署要求,继续完善政银担企融资对接机制,加强“四方”协同联动,围绕“六大重点产业链”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归雁工程”项目落地等,常态化组织开展融资对接会、座谈会等活动,搭建融资对接平台。建立推行领导干部、银行行长包联企业制度,组建金融顾问团队,落实落细“六必访”措施,扎实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百日攻坚行动和金融助企纾困“敲门行动”,“一企一策”满足企业差异化融资需求,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支持引导企业利用好“甘肃智慧金融平台”“陇信通”“信易贷”“银税互动”等线上平台融资,推动线上、线下融资服务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融资实效。

牵头单位:金融办、人行静宁支行

责任单位:重点产业链链长办,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10.加强企业上市培育。认真落实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关于鼓励和支持企业挂牌上市的部署要求,建立重点产业链挂牌上市后备企业库,加大政策性资金、信贷资金和奖励性资金支持力度,对县内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在“科创板”“主板”上市的企业参照市上标准奖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链企业通过挂牌上市,进行直接融资,解决发展难题。突出企业挂牌上市辅导,加强与银河证券、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合作,邀请金融机构专家开展公司运营和直接融资培训,切实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恒达环保集团在年内完成“新三板”挂牌,支持静宁苹果产业公司利用“新三板”平台开展直接融资,加快发展步伐,壮大企业实力,力争三年内完成转板,成功在北交所上市。

牵头单位:金融办

责任单位:财政局、税务局,相关金融机构

(五)提升保险保障能力

11.提高涉农保险保障水平。坚持把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扎实推进政策性农险“增品、扩面、提标”工作,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加大保费补贴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静宁苹果、平凉红牛和特色蔬菜等产业保险险种覆盖面,确保农业保险保额稳中有增。在重点人群政策性农险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强对产业链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种养大户的风险保障,降低经营风险,支持稳链强链。加快推动农业保险从单一保自然灾害风险向保自然灾害、市场价格风险双重保障转变,持续完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助推重点产业链转型升级发展。拓展农业保险广度和深度,积极发展“防返贫”综合保险、农民养老健康、小额人身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及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普惠性涉农基础设施保险。优化涉农保险承保理赔服务,努力做到“愿保尽保”“应赔尽赔”“快赔早赔”,切实提高保险业服务乡村振兴的质效。

牵头单位: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林草局、金融办

责任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相关单位,各保险业金融机构

12.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充分发挥现代保险服务在社会风险管理、金融资源配置和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加快发展意外伤害、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等保险服务,推动商业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大病保险救助等有机衔接,持续提高民生保险保障能力。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鼓励支持保险机构创新保险服务,围绕绿色建材及制造、文旅康养、生态环保等重点产业链,积极发展企业财产保险、工程保险等险种,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污染、旅游景区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安全责任保险,全力做好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中的风险保障,不断提高保险服务产业链发展的水平。

牵头单位:金融办

责任单位:县直相关单位,各保险业金融机构

(六)加强金融服务创新

13.放大“保险+期货”模式效应。认真总结苹果“保险+期货”(即苹果期货价格指数保险)项目试点经验,积极争取中省财政、定点帮扶和郑商所资金支持,不断完善中省财政补、帮扶资金帮、地方财政配、参保农户筹的“四个一”保费筹措机制,紧盯产业链龙头企业、主产区果农,强化资金保障,扩大覆盖规模,实施好苹果“保险+期货”项目,进一步提高以金融手段化解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苹果产业增效、果农稳收增收。聚焦“南果北牛”产业布局,拓宽“保险+期货”服务领域,探索开展牛饲料玉米“保险+期货”项目,助推平凉红牛产业链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依托苹果“保险+期货”模式,积极申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完善“保险+期货”模式运行机制,提高保障效益,为政策性农业保险从保生产成本向保价格收入转变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借鉴。

牵头单位:金融办

责任单位:相关乡(镇)党委、政府,财政局、乡村振兴局,相关金融机构

14.发挥产业基金带动作用。聚焦静宁苹果、平凉红牛等重点产业链,认真遴选链主企业,精心谋划储备项目,用好首批全省乡村振兴投资基金、银河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大力支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创新产业发展投融资模式,发挥财政资金引领放大效应,撬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重点产业链开发,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助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牵头单位:财政局、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重点产业链链长办,农发公司、林投公司

(七)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15.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健全完善金融风险防范预警、舆情快速反应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机制,形成责任明确、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配合有力的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格局。深入开展金融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压紧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和监管部门监管责任,以地方法人银行为重点,综合运用金融、行政、司法等手段,加大银行不良贷款清收化解力度,减少存量、遏制增量,确保2023年底全县银行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占比实现“双降”,整体不良率保持在5%以内。深化“平安静宁”建设,扎实推进金融领域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非法互联网金融等非法金融活动,有效防控政府债务、县属企业债务、房地产领域等引发的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金融办,人行静宁支行

责任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相关单位,各金融机构

16.加强金融环境建设。发挥金融机构主阵地作用,广泛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新途径,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等宣传活动,常态化普及金融知识,宣传金融违法行为形式手段,不断提高群众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重点,强化征信宣传教育,积极开展信用企业和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力争年内新增信用乡(镇)7个、信用村60个、信用户3000户以上,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评级,力争2023年底实现“能建尽建”,提高授信覆盖面。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建立完善守法诚信褒奖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加大对失信企业和失信人员的曝光力度,严厉打击金融欺诈、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等违规违法行为。

牵头单位:发改局、金融办,人行静宁支行

责任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市场监管局、非公办、网信中心、融媒体中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金融创新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统筹推进全县金融支持“强县域”行动,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直有关部门、单位和各金融机构要按照职责分工,强化责任担当,细化任务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二)强化协调联动。各相关单位和金融机构要增强大局意识,树牢“一盘棋”思想,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全力做好政银担企、融资需求和信贷产品之间的信息沟通、对接服务,推动解决制约产融结合的堵点和难点问题,切实提升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强化激励约束。将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作为重中之重,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账户分配与银行贡献相挂钩的考核评价机制,发挥“县长金融奖”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推动金融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互融互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