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静宁县“十四五”应急管理发展规划》的通知

索引号
2893/2022-0308155705
所属主题
应急管理
发布机构
政府办
发布日期
2022-07-30
文号
静政办发〔2022〕24号
废止日期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及省市驻静各相关单位:

《静宁县“十四五”应急管理发展规划》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静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4月2日

静宁县“十四五”应急管理发展规划

二〇二二年三月

目录

一、现状与形势

(一)机构改革以来应急管理工作成效

(二)“十四五”需正视的短板弱项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规划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应急管理和应急指挥体系

(二)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体制

(三)建立灵敏高效的应急协同机制

(四)加强应急管理制度建设

(五)构建科学实用的应急预案系统

(六)健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体制机制

(七)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抗灾能力

(八)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九)加强应急管理基础基层工作

四、重点工程

(一)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

(二)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修复工程

(三)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

(四)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

(五)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移民搬迁工程

(六)实施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

(七)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

(八)实施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

(九)实施安全防灾教育培训和体验工程

(十)实施全民防灾减灾能力素质提升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科学谋划推进

(三)加强投入保障

(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静宁县“十四五”应急管理发展规划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不断调整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和生产事故灾害能力不断提高,新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在实践中已充分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但也应看到,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当前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灾害信息共享和防灾减灾救灾资源统筹不足,重救灾轻减灾思想还比较普遍,一些地方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不够普及。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监管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不完善、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等问题依然突出,应急管理体系与严峻复杂的公共安全形势还不相适应,应急保障、基层应急能力、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总体薄弱,地震、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多发易发,遭受灾种多、时空分布广、造成损失重、救灾难度大;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突出,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事故总量仍然偏大,直接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影响社会稳定。为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推进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秉持“预防为主、预防和应急并重、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结合”的原则,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结合我县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机构改革以来应急管理工作成效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各种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安全风险相互关联、耦合、互动、叠加,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遭受灾种多,灾害损失重,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势头也未得到有效遏制,给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与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密切协作,全面落实《静宁县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静宁县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和《静宁县机构改革方案》,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应急队伍建设、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和装备配备、公共安全教育、应急文化培育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应对了各种自然灾害,有效降低了灾害损失,全面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一是按期完成了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任务。按照机构改革要求,制定了《静宁县机构改革方案》,将分散于多个部门的自然灾害应急职责加以统筹并与安监部门整合,组建了县应急管理局,整合调整了防汛抗旱等四个指挥部建制,乡镇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也如期完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已初具雏形,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得到提升。二是形成对灾害事故风险整合式治理局面。新成立的应急管理部门既负责指导火灾、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等的防治,也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避免机构改革前存在的责任不清、相互扯皮的问题,便于多部门合力治理风险,消除监管的盲区和空白。三是构建了灾情信息的统一收集和发布。建立健全了联席会议和会商制度,整合构建了全县统一的灾情核查、报告与信息发布系统,解决了各涉灾部门自成体系、各自为战,灾情统计数据差异较大的问题,为应急决策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四是实现了应急救援资源的整合。公安消防部队转制后,与安全生产、地震应急、社会应急队伍和志愿者应急队伍一道,由应急部门统一管理,实现了多种应急救援力量的整合,产生1+1>2的效应。新成立的应急管理部门与县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合作,整合分散于各部门的应急物资,解决了应急物资的重复储备或储备空白,实现了共享、共用,提高了物资储备与使用的效率,降低了储备成本。在新时代应急管理开局之年,我县应急管理事业取得了开门红,在自然灾害方面,实现了自然灾害零死亡和零失踪,倒塌房屋数、直接经济损失持续下降,在安全生产方面,事故总量、较大事故、死亡人数实现“三下降”。

(二)“十四五”需正视的短板弱项

我县新时代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虽已初具雏形,优越性得到初步显现,但由于机构初建,专业人员不足,经验能力缺乏等原因,应急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健全完善,以有效应对各类重大安全风险,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防”与“救”的责任链条衔接不紧密,应急体制机制运行成熟度不高。由于应急管理机构改革涉及部门多,职能整合范围广,情况复杂,难度最大,职能转承、人员转隶、资源整合进展缓慢,加之乡镇和部门对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的内涵不能精准把握,“防”与“救”的责任链条衔接不紧密,应急部门新增职能因专业性太强而不知怎么干,其他各部门因相关职责调整转隶而不愿干。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体系还未延伸到村组(社区)一级,基层应急管理基础薄弱,救援力量不足,应急处置能力低下。专业救援力量不足,社会动员机制不健全,除县消防救援大队外,再没有其他的专业救援队伍,重点企业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和参与救灾还没有完整的法律法规支撑和制度规定。构建统一指挥、管理科学、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符合县情的应急管理和救援指挥体系任重道远。

二是应急管理基层基础薄弱,灾害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准备明显欠缺。应急管理财政资金主要靠政府财政拨款来维持,有限的财政拨款难以满足应急管理基本运转需求。目前,县应急管理局仅有原省安监局配备的应急指挥车辆1台,安全生产监管装备40余套(件),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库规模较小,库存不足、种类不全,布局不合理,难以满足快速响应,及时处置的需要。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还未建立,紧急调集队伍和征用救灾装备困难重重。县消防救援大队拥有各类消防车4辆,水罐消防车3辆,抢险救援车1辆,个人防护装备18类共522件(套),特种防护装备31件(套),灭火及救援器材252件(套),品种不全,数量不足,难以满足火灾扑救需要。全县性的防灾减灾救灾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和应急救援指挥平台还处于规划论证阶段,全县各涉灾部门视频、图像、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应急管理信息化、智慧化难以实现。各乡镇和相关部门缺少应急通讯装备和音视频录制设备,基层灾害信息员缺乏报灾装备,致使灾情上报迟缓、滞后,严重影响救灾工作的及时开展。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缺少统一口径和平台,很难精准有效指导有关乡镇和部门做好涉及全局性的自然灾害风险预警防范工作。在避难场所规划建设上,重城市轻农村,全县各乡镇没有一处符合国家标准的应急避难场所。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库规模偏小,布局不合理,储备、调用、管理制度不健全,数量不足,品种不全,调运困难,难以满足“全灾种、大应急”需要。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政府全能性色彩浓重,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和救援的冲动尚且微弱,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我县企业普遍规模小,效益不佳,支持应急救援工作的能力显得不足。

三是队伍松散,人才短缺,应急管理队伍专业化、技术化水平严重不足。人是应急管理中的能动因素,组织合理、素质精良的应急管理队伍和应急救援队伍是有效处置各级、各类突发事件的必备条件。但是,从全县范围看,县应急管理局及下属各事业单位在编人员35人,乡镇应急管理所在编76人,全部为非专业人员,且大部分从未从事过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从领导层到一般干部,都缺少应急管理的知识储备、工作经验和应急专业能力,除原来承担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外,新增的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就存在职责不明、责任不清、能力不足、运转不灵、覆盖不全等问题。大部分乡镇的应急业务人员为“兼职”,平时要参与驻村包片等其他工作,一定程度上跑偏了思想,淡化了意识,弱化了工作。县消防救援大队实有干部9人,文职人员11人,消防员12人,面对近50万人口,总面积2193平方公里的地域,人员显得严重不足。

四是对应急管理内涵理解不深,对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协调不够。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整合突发事件中的自然灾害与事故灾难应对的主要职责,成立了全新的应急管理机构,构建了应急管理体制,涵盖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职责,但又不是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工作的简单集合。在对应急管理的认知中,很多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能准确把握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深刻内涵,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人为地割裂开来,不能把应急管理中的各要素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安全是安全,防灾是防灾,应急是应急。认为应急管理就是强调事后的响应和恢复,忽视事前的预防和准备,注重单一灾种的应对,忽视多灾种的综合应对,认为应急管理就是政府管理力量的凸显,忽视政府、企业和第三方力量的组合。由于认识的偏差,在具体的应急管理实践中,各级各部门不能按照“全灾种、大应急”的要求,对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进行统筹安排,一体推进。仍然坚持单一部门、单一灾种应对模式,人为割裂减缓、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的有机联系,人为划分不同阶段的不同主责部门,造成不同层级政府和同级政府部门之间各自为战,缺乏协调应急、合作应急机制,我县灾害应对存在的严重碎片化问题仍然未得到有效解决。

五是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重大自然风险的致灾因子来自自然界,但社会系统的脆弱性却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一是城市化进程导致人口、财富向城市集中,人类经济活动导致城市的脆弱性增强,盲目投入、未批先建,造成危险化学品企业布局不合理,安全基础不牢固,大量人口增加,缺乏转型升级的整体规划,大拆大建,违规搭建,挤占了公共资源,破坏了城市安全基础设施,造成交通拥堵,事故频发,城市给排水不畅,洪涝灾害严重,高楼林立、车辆剧增,挤占消防通道,破坏消防设施,火灾隐患突出,让本就脆弱的城市安全雪上加霜。二是农村不设防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我县自然村落主要分布在河谷、丘陵和山地沟壑区,山险沟深,大部分村居临崖而建,通村道路修建在蜿蜒崎岖的山沟梁峁,自然条件及其恶劣,同时缺乏必要的地质状况调查评估和科学设计,随意开挖坡脚、安全距离不足、村居建筑密度大,建筑物基础型式选择不合理,排水沟渠、蓄水池塘、生活废水排放不合理,一旦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险情,就会直接造成居民房屋住宅倒塌损毁,排洪渠道、通村道路、人饮管网等基础设施被毁,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群众正常的吃穿住行等生产生活秩序。

六是安全生产基层基础薄弱,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当前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过程中,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传统和新型生产经营方式并存,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监管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不完善、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等问题依然突出,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事故总量偏大,一些事故发生呈现由高危行业领域向其他行业领域蔓延趋势,直接危及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

七是意识淡薄,思想混乱,全民公共安全教育不够普及。一是突发事件小概率,公民风险意识不强。风险无处、无时不在,人类必须学会与风险共存,要有足够的防灾意识、安全知识和避险能力。但安全如空气,失之则难存,得之则不觉。对于每个人而言,突发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大家都怀揣“上帝选民”的心理,总认为“这种倒霉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造成社会公众参与公共教育积极性不高,获取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的冲动不足。二是公共安全教育缺乏制度化和日常化。由于目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安全在认知上还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水平,从政府到公民都不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抓安全教育不能很好的将安全知识内化于心,变成一种素养,变成一种习惯,变成民族的一种素质。三是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手段单一,教育受众覆盖面小,教育效果不明显。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为目标,以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为主线,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推进我县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统筹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着力提升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建设绿色、开放、兴业、安宁、幸福新静宁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立足我县实际和上级部署要求相统筹,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结合,科学设定规划目标指标,合理确定规划重点领域,做深做实规划前期研究,强化重大工程项目论证,整合资源,集中攻关。

二是坚持以防为主、防救并举。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坚持把“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作为贯穿于应急管理领域全过程、全时段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措施,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坚持科学合理、上下衔接。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准确把握发展阶段特征,加强对未来五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谋划,增强规划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根据全县总体规划和上级应急管理部门的规划要求,确保提出的目标和举措能够顺应发展趋势、引领发展方向,做到可操作、能落实、易评估。

五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发挥好政府部门编制规划的主导作用,坚持开门搞规划,充分听取和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民主性,提高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5年,健全完善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上下贯通、覆盖全面的应急管理体系。全县应急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显著增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指挥、应急处置、应急保障和基层应急能力显著提升,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较大以上安全事故明显减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提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跃上新台阶。

2.分类目标

安全生产方面:到2025年,全县安全生产综合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安全生产基层基础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兴安”效果明显,监管体制机制基本完善。扎实推进专业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和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推进安全生产由企业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安全风险管控由政府推动为主向企业自主开展转变、隐患排查治理由部门行政执法为主向企业日常自查自纠转变;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持续加强基础建设,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强化科学技术引领,提升科技兴安发展水平;强化基础配套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宣教体系建设,提升全民整体安全素质。

防灾减灾方面:到2025年,健全完善覆盖县(部门)、乡(镇)、村、组(社区)和农户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打造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体系,完成防灾减灾救灾“八大工程”建设任务,城市设防能力大力提升,农村不设防现状得到根本改善,综合减灾能力全面提升。


应急救援方面:到2025年,无线通信、卫星应用、无人机、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高新技术及设备装备的得到全面应用,为防灾减灾救灾、应急响应和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全面形成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信息化发展达到先进水平。建设省、市、县联通,县(部门)、乡(镇)、村(社区)覆盖、政军民融合的全县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救援指挥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应急管理和应急指挥体系

1.加强应急管理组织协调。调整完善各级安全生产、消防、防灾减灾、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抗震救灾、森林防灭火等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专项综合指挥协调工作,建立健全全县统一的应急管理综合协调指挥体系。

2.加快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建设以应急指挥中心为中枢的应急指挥平台系统,形成连接省市、贯通全县的灾害事故应急指挥信息化、智能化网络。构建应急指挥中心与事故现场全数据传输链路,提升远程协同会商决策能力。

3.加强应急救援响应指挥。建立事故灾害信息搜集报告制度,提升第一时间获取突发事件信息的能力。建立救援队伍、专家、物资、装备等应急资源“一张图”。完善事故灾害分级响应制度,建立健全县级总指挥部,负责收集信息,组织会商研判,新闻发布、网络及社会舆情应对,统筹调度应急力量,调集应急物资参与应急救援。推行现场应急指挥长负责制度,实现应急救援现场的应急力量、救援物资、避险安置的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实施,做到科学救援、安全救援、高效救援。

(二)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体制

1.健全完善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工作体制。加强县委、县政府对全县应急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强化应急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自然灾害综合防范、应急救援统筹协调作用,增强应急管理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2.健全完善分类管理、分工负责工作体制。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形成整体合力。发挥好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抓好事故灾害防范部署、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指挥协调、工作指导、综合管理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根据职责分工承担各自责任,做好本行业、本领域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3.健全完善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工作体制。明确县、乡镇(城市社区)、村三级应对灾害事故的事权划分,强化乡镇和城市社区应急救灾主体责任,健全安全防灾责任制,落实防灾减灾救灾、灾害事故救援、灾民生活救助等应急管理责任。

(三)建立灵敏高效的应急协同机制

1.完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涉灾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和应急联动,健全工作规程,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成效。

2.完善综合应急、军地联动机制。健全建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基础上,推动部门性专业队伍的专业化、技术化,并促进消防救援大队与各专业队伍的协调与合作。结合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特点,完善军地间灾害预报预警、灾情动态、救灾需求、救援进展等信息通报制度。推动应急管理领域的军民融合,发挥县人民武装部、县武警中队和民兵预备役在抢险救灾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军地联动应急抢险救援效能。

3.完善社会力量协同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全方位、全灾种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培育扶持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以大中型企业为依托,建设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水旱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等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建立由成年志愿者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以基层民兵为骨干,组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以政企联培、军地联演等方式,开展各类应急队伍训练,提升社会力量的应急救援能力,强化社会力量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4.完善灾情管理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跨部门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建设涵盖主要涉灾部门的自然灾害大数据和灾害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各种灾害风险隐患、预警、灾情以及救灾工作动态等信息共享。推进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健全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制定灾后损失评估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流程,建立完善灾害损失评估的联动和共享机制。健全自然灾害信息发布和舆情应对机制,完善信息发布制度,拓宽信息发布渠道,确保公众知情权。规范灾害现场应急处置、新闻发布、网络及社会舆情应对等工作流程,完善协同联动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舆情引导能力。

(四)加强应急管理制度建设

1.健全完善应急管理规章制度。健全完善以行业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防灾减灾救灾部门的应急管理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工作制度。

2.推进应急管理标准体系。开展应急管理标准化试点工作,推动应急标志标识、应急队伍及装备配置、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等相关标准制定和实施。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准入制度,提升高危行业准入门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

3.落实应急管理法规制度。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制度和“三管三必须”要求,督促各乡镇、各部门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执法制度,加强督查、巡查,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法规制度贯彻落实。加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健全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举报制度。

(五)构建科学实用的应急预案系统

1.构建覆盖全区域、全层级、全过程的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

2.尽快制定(修订)各级政府(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的不同层级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可行性评估,强化各类各层级应急预案衔接融通和数字化应用,进一步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战性、可操作性。

3.强化应急预案演练。强化应急预案演练过程管理,推进应急预案演练向实战化、常态化转变,提升应急演练质量和实效。注重应急演练分析研判、总结评估,发挥演练成果对应急预案的调整修订、改善提升作用。

(六)健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体制机制

1.全面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促进双重预防体系与企业现有管理体系深度融合,加强执法检查,督促企业提升双重预防体系运行质量;典型示范、模范带动、分类施策,推进全县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完成双重预防机制构建。

2.全面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防控。强力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持续加强非煤矿山、金属冶金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依法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深化粉尘防爆、涉氨制冷、有限空间作业重点领域专项治理。深化“九小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城市综合体、电动自行车、电气火灾、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治理。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加强“两客一危”、校车、公交车、桥梁隧道等安全隐患治理,加大高速公路、国省道、农村公路路面安全管控力度,推进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治理行动,持续排查整治施工安全风险隐患。强化城市排水、燃气设施安全巡查维护,保障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开展危爆物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持续推进特种设备、农机、电力、旅游等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切实提高安全风险防控水平。

3.全面推进城乡安全风险管控。高度重视和加强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应统筹考虑防灾减灾问题,着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重要建构筑物和场所等的设防水平,加强城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增强城市抵御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农村安全基础设施投入,强化“四临”危险区域、水库塘坝、乡村道路、给排水管网等村居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加大农村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自救互救和紧急避险能力,全面提高乡村安全保障水平。

4.全面推进重点时段安全防范。加强季节性安全生产规律特点分析研判,超前采取预警预防措施,全力做好暑期、汛期、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和重大活动安全防范工作。

(七)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抗灾能力

1.优化灾害监测站点布局,强化监测基础设施建设。气象、水文、水务、自然资源、交运等部门要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加强对危化品、矿山、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排查,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健全灾害预警信息统一发布体系,拓宽灾害事故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扩大灾害预警信息的知晓率,增强预警预报时效性。

2.组织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调查,加强灾害风险分级分类评估,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和综合减灾能力数据库。建立完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排查整治行动。

3.加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提升城市低洼地段、行洪河道和排水防涝主出口等薄弱环节蓄排能力,提高城市洪涝灾害防御水平。

4.加强河流治理骨干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病险水库及病险水闸除险加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山洪灾害防治等工作,提高水利工程防洪标准。

5.加快建设森林防火工程。推进森林防火水源地建设和重点林区引水上山,有条件的重点林区逐步构建林火阻隔网络。

6.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学校、体育场馆、人防工程等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建设应急避难场所。

7.强化灾后恢复与重建能力建设,提升灾后受损公共设施修复能力。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及时给予受灾地区物资、人力、技术支持。

(八)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1.加快消防救援体制改革,加强消防救援力量、物资装备建设。建立实战牵引的执勤训练模式,探索加强消防救援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加快消防救援队伍由单纯的防火救火向实施综合应急救援转变。加强地方专职消防力量建设,新增一批政府专职消防员,建设一批专职消防站,配齐配强救援装备。

2.进一步完善专业救援力量布局。在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等重点领域,整合优化现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职能,扩展增强对森林火灾、洪涝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提升专业应急救援综合抢险救灾能力。

3.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运以及矿山、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鼓励、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完善应急救援社会化有偿服务、物资装备征用补偿、救援人员人身安全保险和伤亡抚恤政策。建立完善灾害保险制度,鼓励支持各地结合灾害风险特点,探索灾害风险防范有效保障模式。

4.加强应急救援综合保障能力建设。强化应急通信网络建设,提高应急救援信息化建设水平。强化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建设,增加储备物资数量种类,加大先进适用装备配置力度。优化应急物资储备库布局,强化应急救援交通运输,确保救援力量及时、快速到达。健全各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提高灾区卫生应急处置和预防控制能力,保障灾区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5.健全应急资金筹措多元化机制。借助市场化手段,大力发展保险业等市场化手段,筹措救灾资金,降低政府应急财政负担,提高我县应急管理的财政保障水平。健全完善企业和社会捐助机制,建立健全捐助资金的管理、使用、审计制度,加强捐助资金的管理,提高全县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九)加强应急管理基础基层工作

1.完善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一要拓宽应急人才引进渠道,面向高校和社会各界,通过招聘、签约、聘用等方式,引进应急管理优秀专业人才进入应急管理系统,充实全县应急管理人才储备,力争专业人员比例达到国家标准规定。二要建立应急管理专家库。建立我县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专家库,充分发挥各领域专家在决策咨询、标准制定、安全诊断、应急会商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培训考核体系建设,规范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

2.建立健全全县公共安全教育体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社会共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努力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升风险认知能力,提高自救互救技能增强公共判断力,塑造公众强大的防灾心理素质。高度重视学校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必设科目而进入课堂,使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成为学生的必备素质。加强全县应急管理系统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和各类应急管理人员轮训,加强新入职应急管理专业人员岗前培训,努力提高全县应急管理思想意识和应急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3.加强应急管理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建设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实现气象、地震、水务、消防、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等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与集成展现。2022年完成县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工作,形成部、省、市、县、乡(镇)五级贯通的应急指挥信息网。借助雪亮工程,加快推进我县灾害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构建覆盖所有乡镇、村组、涉灾部门和风险源点的风险监测预警预报网络。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的深度融合,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4.加强应急管理监管执法规范化建设。落实执法检查计划,规范执法检查行为,提高执法办案质量。完善调查评估统计制度,整体提升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统计分析评估水平。制定事故灾害事故调查处理和监督落实办法,确保责任追究到位、整改措施到位。扎实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联合惩戒制度。

5.加强基层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开展乡镇(城市社区)、村、组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加强乡村标准化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强化乡镇、村组应急物资、装备配备。加强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配备报灾移动终端,提高灾害灾情报告的时效性、准确性。深入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

四、重点工程

(一)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

开展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全县风险隐患底数。以地震、地质、水旱、气象、林草防火等为重点,开展灾害风险调查评估和重点区域灾害隐患排查,开展重点区域的居民、桥梁隧道、河堤大坝、供电供水、通信、输气管线、交通设施及生产经营单位等建构筑物结构调查和抗灾性能评价,建立县乡村组四级贯通、行业领域信息共享的灾害风险基础数据库,研究确定灾害风险区划,编制灾害综合风险图和防治区划图。

(二)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修复工程

实施森林资源培育、退耕还林等工程,加强水、气环境和土壤综合治理,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治理。实施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强化水源地保护。推进葫芦河流域生态治理与修复项目建设。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对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生态红线内及附近的居民进行有序搬迁,科学规划生态移民居住和工农业生产布局。开展常态化生态保护修复型人工增雨(雪)作业。

(三)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

调查收集全县建(构)筑物、生命线系统、工业设施、农村民居等建筑结构基础数据,建立全县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基础信息数据库。在地震高烈度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易发区,以乡村民居、城市老旧房屋、学校、医院、幼儿园,以及交通生命线、电力、通信、危化品厂库、水库水坝、重大工程为重点,实施抗震加固工程。严格新建、改扩建住宅和公共设施等抗震标准。加强一般地区未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的民居、公共设施的加固改造,实施农村民居加固示范工程建设。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地方标准和管理办法,科学合理布局,分级推进建设。

(四)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

实施中小河流及山洪沟道防洪治理工程,实现干支流堤防全面达标。全面提升葫芦河、李店河、甘沟河、甘渭河、狗娃河、长易河、清水河、红寺河、高界河、渝河及洪涝灾害重点防治区综合防御能力。实施引水枢纽等病险水库、水闸、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大型及重点中小型病险水库和水闸、骨干及重点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任务。全面治理挤占河道、排洪沟等空间的建构筑物。加快完善堤防、排水管网、滞蓄场所等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实施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加快建设一批小型水库等重点水资源配置和水源工程。因地制宜建设人饮水安全工程,推进城市备用水源地建设,努力提升抗旱应急水源保障能力。加快人影能力项目建设,完善人影指挥系统,适时进行人工增雨,提升抗旱能力。

(五)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移民搬迁工程

强化工程、生物、避让等综合措施,推进影响集中区域及地震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对灾情风险高、工程治理难度大、群众疏散条件困难的区域,结合乡村振兴、生态移民、小城镇建设等,推进灾害区移民搬迁。

(六)实施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

依托各涉灾部门,加快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培育组建地质灾害、防汛抗旱、地震救援、综合消防、森林防火、交通运输、应急通信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强化日常训练和实战演练。加强救灾应急物资储备,采取政府储备、商业储备、协议储备、生产储备等方式,构建县乡两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按照综合救援队伍和专业救援队伍建设要求,逐步加强器材装备配备,合理分配全县应急资源,对应急救援队伍、装备设施、救灾物资等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形成全县应急救援资源“一盘棋”格局,全面提升应急响应、协调指挥、实战实训、资源调度、联动保障能力。

(七)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

进一步健全完善气象、水务、自然资源、林草、地震、水文、环保等部门的监测预警系统,加强与各行业部门监测数据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建设灾害综合预警系统平台,融合风险隐患监测感知数据,实现灾害全要素综合监测。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加强风险监测数据分析处理,提升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和预报预警能力。整合信息发布资源,完善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提升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精准度和实效性。协同推进灾害群测群防与专业监测信息化建设,形成完整的监测预警体系。

(八)实施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

推进技术装备产业化发展,提升应急指挥通信、应急救援装备轻量化、智能化、标准化和应急交通装备、医疗救援装备现代化水平,加快提升应急救援队伍技术装备水平。探索发展监测预报预警、信息获取、应急防治、生命搜索救援等领域关键技术。强化灾害防治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工作。加强灾害防治技术科研工作,建设应急管理专家库。

(九)实施安全防灾教育培训和体验工程

加快建设县应急管理局安全防灾教育培训基地、建宏驾校道路交通事故警示体验馆、消防救援大队综合救援培训基地和火灾事故警示体验馆、兴安民爆公司企业安全标准化教育培训和示范基地、教育系统示范性安全教育基地等安全防灾教育培训和体验工程。

(十)实施全民防灾减灾能力素质提升工程

整合各类资源,建设全县防灾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将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全面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将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决策水平。组织开展形式多样、遍及城乡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宣传教育效果。实施防灾减灾知识、安全常识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工程,推动有条件的单位开展防灾避险应急演练,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面加强对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针对重大问题和短板弱项,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制度、分级负责、整合资源、共享信息、编制规划,形成工作合力。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建立完善领导体系,细化任务分工,靠实防灾减灾救灾责任,落实重点任务,加大推进力度。

(二)科学谋划推进

坚持生态优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改革创新,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与防治能力现代化。紧密结合实际,突出问题导向,针对关键领域、重点乡镇和薄弱环节,推动谋划和建设一批重大工程项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落实,切实发挥灾害防治各项工程的作用,努力提升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三)加强投入保障

完善灾害防治能力建设资金投入机制,把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多渠道培养灾害防治专业人才,扩大人才队伍规模,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逐步建立相对稳定的县乡村三级应急救灾工作队伍。

(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培育壮大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建立社会工作者防灾减灾救灾服务联动机制,发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志愿者队伍。整合基层防灾减灾工作力量,加强减灾救灾队伍能力建设,开展专业化、集成化、模拟化、实战化培训和演练。建立应急救援期社会物资、运输工具和设施装备等征用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加快巨灾保险制度建设,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支持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