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2025年1-3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截止3月底,全县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750万元,同比增收866万元,增长11.0%;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5360万元,同比增收1284万元,增长9.1%。
1.分收入类别完成情况
(1)税收收入累计完成5274万元,同比增长3.7%。其中:增值税完成2052万元,同比增长7.5%;企业所得税完成308万元,同比下降3.4%;个人所得税完成164万元,同比增长46.4%;资源税完成2万元,同比下降81.8%;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283万元,同比增长11.0%;房产税完成11万元,同比下降57.7%;印花税完成128万元,同比下降0.8%;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0万元,同比下降100%;土地增值税完成317万元,同比下降16.6 %;车船税完成734万元,同比下降4.3%;耕地占用税完成30万元,同比下降46.4%;契税完成1240万元,同比增长11.9%;环境保护税完成5万元,与上年持平。
(2)非税收入累计完成3476万元,同比增长24.1%。其中:专项收入完成2314万元,同比增长33.6%;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308万元,同比增长52.5%;罚没收入完成549万元,同比下降7.3%;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229万元,同比下降0.9%;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完成76万元,同比增长76.7%。
2.分征管部门完成情况
税务部门完成6143万元,同比增长6.1%,对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贡献率为70.2%。
财政部门完成2607万元,同比增长24.6%,对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贡献率为29.8%。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50989万元,同比多支6574万元,增长4.6%,其中: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08324万元,同比多支434万元,增长0.4%;上级专款支出完成42665万元,同比多支6140万元,增长16.8%。
分支出类别完成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8318万元,增长33.2%;公共安全支出完成3247万元,下降7.1%;教育支出完成42999万元,增长7.3%;科学技术支出完成304万元,增长234.1%;文化旅游体育和传媒支出完成2727万元,增长197.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18263万元,下降18.7%;卫生健康支出完成11207万元,增长6.6%;节能环保支出完成1689万元,下降4.6%;城乡社区支出完成3592万元,增长14.4%;农林水支出完成47355万元,下降1.0%;交通运输支出完成3233万元,增长522.9%;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完成303万元,下降3.5%;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完成323万元,下降27.9%;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完成660万元,增长31.2%;住房保障支出完成5505万元,增长10.9%;粮油物资储备支出79万元,增长100%;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完成1185万元,增长86.0%。
(三)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县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6879万元,同比增收2915万元,增长73.5%。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6786万元,同比增收2885万元,增长74.0%;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68万元,同比增收52万元,增长3.3倍;污水处理费收入完成25万元,同比减收22万元,下降46.8%。
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2085万元,同比多支915万元,增长8.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3187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安排的支出168万元;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支出36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18万元;彩票公益金支出269万元;污水处理费安排的支出15万元;旅游发展基金支出16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595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7781万元。
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尽全力抓增收,财政收入实现“开门红”。面对我县产业结构和税源单一、投资增长乏力的新形势、新挑战,县财政局高度重视一季度财政收入完成进度,不断强化财税部门协作,积极组建专班逐周、逐月强化财政收入分析研判,精准挖掘税收资源和潜力,一季度税收完成5274万元,增长3.7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完成3476万元,增长24.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结构进一步改善,财政收入顺利实现“开门红”。
(二)稳投入保民生,财政支出跑出“加速度”。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面梳理分析各类资金支出情况,不断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和强度,全力兜牢“三保”底线。努力实现工资及县级一般预算支出按时拨付、民生类支出及时支付、项目类支出按进度支付,及时支付各项政策性资金,拨付了取暖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交通补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村组干部报酬等资金。同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为民理财的重要职责,统筹调度、突出重点,把有限的财力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领域倾斜,一季度全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130330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6.3%,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 强化收入征管,增强收入增长后劲。狠抓税收征缴,摸清收入底数,靠实收入来源,分税种分析研判,提出措施,做到应收尽收。建立非税收入工作台账,逐一对应到部门、明确到项目,紧盯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清缴、公租房租金入库、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征管等重点环节,强化督促指导,实时掌握非税收入入库情况。
(二)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压缩“三公”经费等非必要开支;二是全面梳理财政存量资金,建立结存资金台账,明确结存部门、资金性质、资金来源、结余年度等因素,切实强化资金管理,从结转时间、项目条件等方面着手,分类制定清理盘活存量资金方案,压减存量资金规模,避免“资金长期趴在账上”。三是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对绩效不达标项目减少或暂停预算拨款,提高财政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益。
(三)从严规范管理,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强化预算管理,在编制环节,运用大数据分析历年收支情况,结合当前政策导向与经济形势,科学精准编制预算,减少预算调整频次;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落实绩效目标管理,加强预算执行监控,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完善一体化系统建设、强化财政数据管理和分析应用,实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各环节数据实时共享,提升财政科学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