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2025年1-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索引号
文号
发布机构
静宁县财政局
发布日期
2025-07-16
信息名称
静宁县2025年1-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静宁县20251-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截止6月底,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493万元,同比增收1985万元,增长13.7%;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8811万元,同比增收2159万元,增长8.1%。

1.分收入类别完成情况

(1)税收收入累计完成10760万元,同比增长6.7%。其中:增值税完成3951万元,同比增长11.7%;企业所得税完成626万元,同比下降32.3%;个人所得税完成192万元,同比增长57.4%;资源税完成6万元,同比下降78.6%;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578万元,同比增长15.8%;房产税完成358万元,同比增长25.2%;印花税完成219万元,同比下降20.9%;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274 万元,同比增长10.5%;土地增值税完成899万元,同比增长4.5%;车船税完成1228万元,同比下降4.7%;耕地占用税完成20万元,同比增长9倍;契税完成2397万元,同比增长21.1%;环境保护税完成12万元,同比下降57.1%。

(2)非税收入累计完成5733万元,同比增长29.5%。其中:专项收入完成3265万元,同比增长41.8%;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481万元,同比增长16.7%;罚没收入完成1224万元,同比增长10.6%;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476万元,同比增长7.0%;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完成287万元,同比增长77.2%。

2.分征管部门完成情况

税务部门完成12584万元,同比增长8.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6.3%。

财政部门完成3909万元,同比增长32.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3.7%。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71703万元,同比少支3016万元,下降1.1%,其中:县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87012万元,同比多支21837万元,增长13.2%;上级专款支出完成84691万元,同比少支24853万元,下降22.7%。

分支出类别完成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13184万元,增长24.7%;公共安全支出完成5869万元,下降2.7%;教育支出完成74181万元,增长14.9%;科学技术支出完成1108万元,增长13.5%;文化旅游体育和传媒支出完成3458万元,增长17.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42315万元,增长11.3%;医疗卫生健康支出完成21254万元,下降8.1%;节能环保支出完成5734万元,下降38.8%;城乡社区支出完成6270万元,增长17.7%;农林水支出完成77749万元,下降19.1%;交通运输支出完成4021万元,增长238.2%;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完成434万元,增长17.0%;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完成428万元,下降47.5%;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完成1048万元,下降3.9%;住房保障支出完成10905万元,增长4.5%;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79万元,下降76.6%;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完成2343万元,增长13.5%;债务付息、发行费支出1323万元,增长1.5%。

(三)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县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1123万元,同比增收3323万元,增长42.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10575万元,同比增收3026万元,增长40.1%;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373万元,同比增收214万元,增长134.6%;污水处理费收入完成75万元,同比减收17万元,下降18.5%。

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31983万元,同比多支6372万元,下降27.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651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200万元;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支出107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55万元;污水处理费安排的支出15万元;彩票公益金支出586万元;旅游发展基金支出16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6851万元;债券付息支出4494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13149万元。

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整合征管力量稳增收。健全完善财税管理协同工作机制,财政、税务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通财政运行和税收情况,深入研判税源结构、税种特点和税收入库情况,汇智聚智、群策群力查堵点找症结,想对策促统筹,着力放大“1+1>2”综合效应,努力挖掘税收增收潜力,合力做好稳税源、挖潜力、抓入库等各项税收征管工作。对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进行面对面宣讲辅导,既宣传税法政策,又靠实纳税责任,确保企业按时依法纳税。

(二)优化支出结构强保障。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严格落实支出主体责任,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有力保障全县“三农”、教科文卫、社会保障和就业等省市惠民实事实施,同时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支出保障。截止6月底,全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248309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91.4%。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强化财政收入管理,筑牢经济发展基石。积极涵养税源、壮大税基,持续推进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协同联动,优化财源结构,着力培植财源,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和服务,确保税收及时、均衡入库,同时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提高非税收入征收效率。积极向上争资争项,抓住国家、省、市财政政策支持的有利时机,积极申报项目,争取更多的上级专项资金支持。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民生支出。坚定落实“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优先保障“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资金需求,加强部门对接交流,精打细算支出明细,厉行节约开展各项工作,保障全县各预算单位正常运转。聚焦重点支出领域,统筹配置债券、涉农资金,坚持按轻重缓急、视财力可能以收定支等原则安排大事项目,确保收支动态平衡。建立民生支出清单管理制度,实时跟踪预算执行情况,同步调研了解民生实际需求,聚焦重点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制定精准高效的民生资金投入方案,切实保障下半年民生支出。

(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效能。深入推进财政科学管理试点,全面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完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政府采购、预算调整调剂、会计核算等模块功能,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精细化水平。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预算绩效目标设定、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政策实施效果。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加强政府采购全流程管理,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和公信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